医生看病,有时就像福尔摩斯探案。很多时候,复杂的病因隐藏于蛛丝马迹之中,一不小心,线索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。患者到医院就诊,如果能够遇到一位经验丰富、耐心细致、责任心强的“福尔摩斯”为他们明确病因,解除病痛,真的是莫大的幸运。
今天讲的是泰安市肿瘤防治院介入科的“探案”故事。
52岁的林阿姨(化名)在4个月前因右腹部胀痛,到某省立医院就诊。经过腹部MRI等检查,发现肝内实性占位,结合乙肝、肝硬化病史,诊断为“肝细胞肝癌”后,进行了2次肝介入治疗(TACE)。然而在复查时发现病灶并未缩小。林阿姨的症状迟迟未得到缓解,并且治疗的反应也很大,感觉浑身没劲儿,饭也一点吃不下。全家人焦急万分,一筹莫展之际,经朋友介绍,来到泰安市肿瘤防治院介入科进一步诊治。
介入科主任王书山接诊后,对这位“疑难患者”十分重视。他第一时间对林阿姨耐心仔细的进行了问诊、查体,并建议进一步完善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、胸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,充分评估病情。
出乎意料的是,林阿姨的疾病有些蹊跷。从影像检查结果上来看,肝右后叶见一6.6x6.8cm形态欠规则混杂密度占位,符合肝细胞肝癌的表现;肺内有多发散在小结节影,也符合肺转移的影像学特征。“原发性肝癌多发肺转移”的诊断似乎能够成立。但王书山还是敏锐的发现了几个“疑点”:肝介入治疗后未见肿瘤内碘剂显著摄取;AFP指标不高;尤其是在肺内十几个病灶中,阅片发现其中有一个小结节具有毛刺、分叶征,并不能完全排除肺原发的可能。
凭着20多年丰富的肿瘤临床经验,王书山认为,事出蹊跷必有因,在诊疗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。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,王书山与林阿姨的家人反复谈话商议,建议对肝肿瘤、肺结节进行穿刺活检。
在征得林阿姨和家属的同意后,肝、肺病灶的穿刺活检很快完成。病理科主任赵云在经过了多次免疫组化和反复甄别后,最终确认:肝穿刺活检结果为乳头状腺癌,考虑肺来源。肺穿刺活检结果为乳头状腺癌,倾向为肺腺癌。“真凶”终于浮出水面,原来林阿姨患的疾病是“肺腺癌肝转移”!
在拨开重重迷雾,找到“罪魁祸首”之后,介入科立即组织了院内多学科会诊(MDT)讨论。接下来的过程十分顺利,基因检测、精准的靶免治疗......在进行为期10余天的治疗后,林阿姨的病情已明显好转。
“临床中,有不少像林阿姨这样‘似是而非’的病例,有些疾病看上去非常相似,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‘陷阱’。所以在肿瘤诊疗工作中,我们需要洞察秋毫,慎之又慎,方能精准施治,不负患者之托。”王书山这样说道。
林阿姨能够得到精准诊断和治疗,是泰安市肿瘤防治院精准化治疗、服务百姓的一个缩影。一次次攻克的难关,一个个痊愈的病例,离不开介入科(肿瘤微创科)团队的努力。他们将不断创新进取,精益求精,用精湛的医术为更多生命点燃希望之光!
文:刘超